网站首页 艺术简介 评论摘录 书法作品 山水作品 花鸟作品 最新作品 评论文章 艺术资讯 视频专栏 艺术历程 联系方式
评论摘录 ++更多

沈鹏 ( 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 )
郭子绪创作崇尚真率,追求一种质朴、自然的书风,因此,他的书法作品富有一种内在的美,不事雕饰,古雅之中天趣溢发,气机流宕,格高韵足,令人回味。

 

杨仁恺 ( 著名文物专家、书画鉴定专家 )
( 他的 ) ...

艺术资讯 ++更多
评论文章 ++更多
  评论文章  
 
郭子绪作品讨论会纪要 《中国书法》1988年第2期 刘正成主持
发布日期:2012/7/5 2:45:59
阅读次数:3166

 

    《中国书法》1988年第2

郭子绪作品讨论会纪要

编者按:关于如何开展科学的书法批评,已成为近年来书法界的热门话题。从理论上阐述其必要性、科学·性并讨论与之相关的诸课题,当然是本刊所关心的。但我们更加注重实践所带来的经验。郭子绪是活跃于当今书坛的一位较有影响的中年书法家,他对于书法艺术,具有一种锲而不合、孜孜以求的执着精神。尤其是近年来,他深居简出,潜心创作,在风格的开拓上,又有心得。因此,对他的创作及作品进行[}}[],应是具有意义的。正象他本人所期望的那样,把书法批评引向实事求是的健康轨道,也正是本刊的愿望。参加此次讨论的同志,本刊只请了少数的书法家、理论家及本刊的编辑,因为只是尝试,末敢扩大。以下为讨论的发言摘要(以发言先后为序)。讨论由本刊副主编刘正成同志主持。

    刘正成:

    今天这个会已蕴酿很久了。在去年的郑州会议上,大家一致呼吁开展书法批评。《中国书法》上曾发了一些理论文章。但是我以为,书法批评不仅仅是理论问题,更是个实践的问题。今天这个讨论,就是个开头的尝试,并且从中青年书家作起。我们选择了郭子绪。郭子绪同志是位有影响的中年书家,他的辛勤努力、埋头耕耘是人所共知的。更为可贵的是,他以一种科学的精神对待自己的创作,愿意解剖自己。他这次拿出了十余幅作品,我们可从中分析得失。运用科学的方法,既不简单地全盘肯定,也不简单地全盘否定,有好谈好,有差谈差。子绪同志,是否请你自己先谈一谈?

    郭子绪:

    去年获知《中国书法》要搞书法批评,我很高兴。当今报刊上,凡评论书法,唱颂歌的多,说缺点的少,这样没好处,特别是对读者没好处。而今天《中国书法》的这个举动,对书法界、书法事业有好处,对个人也有好处。我从事多年的书法创作,探索了多年,特别希望听到反面意见。有的作品自己认为不错,而听到反面意见后,则很有启发。但毕竟反面意见太少了。

    今天到场的各位,都是我学术上、创作上的朋友,对艺术可以说都是认真的,一定能做到开诚布公,这将对我有莫大的益处。

    张道兴:

    说心里话,我很喜欢子绪的作品。我谈几点印象:

    1.子绪的书法,在个性强化上把握的很好。在展览中,区别于一般的面目。这是他的优势。而形成这种优势的原因,首先是他对自身有极为清醒的认识,这种认识使个性得到强化:其次是环境使然:当今美术界呈现的[多姿、多采、多变、多向、多样]的景象,在书法界同样有所表现,可以说书法的形式也是丰富多采的。郭子绪的追求,正是在这种倾向下发生的。只是他的表现更加突出而已。

    2.从子绪的作品中,能看出他对自我有理智的认识。当然,自我不是幻影,是客体的转换、是精神实体。郭子绪很善于把客体的东西很理智地强化到主体中来。因此,他的作品好象能随心所欲地表现自我。让人感到极有心计。由于这种理性,他总是不随波逐流,能保持上升的趋势。

    3.尽管他的作品面目新,个性强,但都末跳出民族的审美习惯。因此,又让人同时感到[很传统]

    4.他的作品的线条质量一般很高。用笔、结构,精耕细作从不马虎。二号作品可算是代表作。

    5.他承认重复的价值:他的重复是一种有内涵的运动。他很注重利用重复去造成一种基调。而变化都是基调的派生。比如一号作品,对于基调的重复,似乎不厌其烦,使作品获得成功。这对我启发很大。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他把握的很恰当。

    下面谈谈这几件作品。

    二号作品好,可代表他创作的风格。

    五号[光风霁月]一张,我很喜欢。平淡自然,与扇面形式相统一。下紧上松的结体很有意味。黑白关系处理的也很好。一号作品行气很好。后两行又将前面行气破一下,强化了结奏。行似乎有点歪,好象顺风似的。九号作品有点问题:几处长线的角度方向、长短相雷同,这就造成了空白的雷同。七号作品感觉不太成熟,掺入碑、隶昧,但起笔应强化。此作如果不加边,则会显得有张力。

十号作品感觉[]了。理性的东西少了,既兴的东西多了。感到收不住。大草应该远视工整,留的住。

    王玉池:

他的创作追求是力求每张作品都有变化。体现不同风格。这是很不容易的。这与他追求创作时的精神状态有关。郭子绪很注重书写内容与创作心态的结合,并且取得了成绩。[光风霁月]一张,就是如此。当然究竟书法这门艺术在这方面能有多大容量,还值得怀疑。但书体应该说是有客观规定性的。如墓志体就比较适合表现庄重的f青感。变化只能在这种规定性内产生。

二号作品代表了他的创作基调,比较含蓄。

十号作品,作为一种风格还可以。但作为一件作品,形式还不够美、不够成熟。但也有优点,比如很茂密。这种风格也可以发展。

    王铺:

刚才大家谈了不少优点,我很同意。现在我着重挑挑毛病。看了这些作品,我发现这样一个问题:他的风格使每个字都有很强的表现力。这样,凡是字数多的作品就显的整体把握差一些。

八号作品局部放大很精采,但整幅却不太好。局部的用笔、用墨都很讲究,放在一起反而平了。

十号作品,创作时很有激情,表现的也很好。但由于局部变化太多,显得乱了一些。古人写狂草,手卷形式居多,容易解决章法问题。

一号作品由于行距较宽,解决了这个问题。所以章法上显得有余地了。

九号作品,作者想追求自然之趣。但我以为并不太顺乎自然。书体并不太草,而连带过长,就显得勉强了。另外,每一行写下来都显得摆动过大了。

    梁扬:

    郭子绪的字,我很喜欢。我感觉他有一种非凡的理解线条和驾驭线条的能力。这与他的才华以及持之以恒的钻研精神是分不开的。钻研使他进入了创作的深层[;争界][]固然好,但不是绝对的好,还要能自拔,能超脱出来。

   这几件作品的创作小记,记述了他的创作过程。我发现其中很多作品在创作时都有一种具体的情感状态作为依托或者追求与文字内容的统一。这也是[]的表现,但效果却不一定都好。当然,这不能与毫无创作欲望而信笔涂抹的[创作]相提并论,但我以为[欲望]不一定都落实到具体的一时一地的情感上。从理论上说,我一直认为书法艺术语言无法表现具体的情感和文字内容,至多只能产生气氛上的和谐。既使这种和谐也要具体分析。盲目的追求[统一],会[事倍功半]

    五号[光风霁月]一张作品,由于是少字数,加之作者对词意与线条、墨色的关系把握得当,使人感到作品达到了气氛上的和谐。而大家公认好的二号作品,以及子绪听蝉鸣悟秋生而作的[秋声赋](一号作品),以及仍属有感而发的[湖心亭记](七号作品),都很难说他达到了目的。我看不出与其他作品有何不同。因此,我认为,还是把精力花于对线条本身表现力的研究,比较合算。力求让形式本身去告诉观众更深更多的东西,这既需要深入,又需要[超脱]。既需要[理性]构建又需要抽象体验。当然,这是过高的标准了。但我以为对郭子绪这样的书家,用这样的标准,是适合的。

    刘正成;

    表现主义与形式主义是当代艺术哲学大分野。也是艺术创作的两种倾向。有的侧重表现,有的侧重形式。如果用这种观点分析郭子绪的创作,他是注意表现的。注重把自己的思想感情主观地表现出来。为什么刚才大家说那几件作品好呢?我认为恰恰是他在表现时注重了形式感。那件不太好的草书作品,虽然表现的很充分,但形式存在较大缺陷。而另一件草书四号作品,既表现的很充分,形式也很美。五号[光风霁月]也是表现的因素与扇面的形式、细节的刻划结合的很好,[表现]在于用笔和随意性,而形式在于又很理性。

    从他创作小记看,他在表现t青感,心情方面,比较执着,有较多的随意性和下意识。这种心理往往忽略形式。但郭子绪确实在[表现]方面走在潮流的前头。

    他的作品线条表现力是很强的,极尽阴柔之美。每一个细节都很曲折、不简单,在结字方面,打乱的机制,个性化很强。这些优点使他成为当今书坛很有代表性的书家。但是如何解决为表现与形式的关系,也许是他今后创作应该特别重视的。

王玉池:

形式本身的差别,也涉及内容。比如唯美主义的赵孟兆其,他的字只看一件就够了。因为他的作品形式虽然很讲究但内涵肤浅。因此形式也有深浅问题。王羲之的字,形式好,但也有深度。当然,创作中是否考虑到内容,也会对形式产生影响。

郭子绪作品件件面貌不同,肯定有内容问题,内容决定了作品的深浅。仅是形式,不能解决问题。但对内容究竟如何解释,我还没想好。   

沈鹏:

    我来晚了,未听到大家的发言。

    文学作品,戏剧、电影、摄影等都有过不少对个人作品的讨论,大概是赞扬的居多,这样就没有什么意思了。有一点我们可以借鉴,我们也可以请一些不是同行的人来参加,可能他们在专业方面不太内行,但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看书法.会有很大启发。可以开阔我们视野。

    郭子绪的作品,总的来说还是很有想法的,有追求。当今很多搞书法的人,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缺乏追求,造成千人一面的情况。郭子绪的每一件作品都不一样,他在不断追求。追求就要有成功和不成功两面。追求就要否定一些东西,而否定就有一定的风险。如果总是守着一个框框,固然无大失,但也无所得。沈尹默书法,一方面达到很高程度,但又觉得他变化比较少。但沈也讲过这样的话,既宁可失败,也不要保守。所以,大家都有追求。傅山讲的[宁丑勿媚……等等],虽与他的书法不能吻合,但这个理论是对的。我们不能要求理论与实践完全重合。

    另外一个问题,我曾与郭子绪同志谈过。书法的结构与用笔这一对矛盾,我认为还是笔法更为重要一些。吴昌硕的行草书,固然耐看、有力度,但缺乏风韵,因其用笔比较严重。郭子绪比较重视结体的变化。如果要进一步的发展,还可以在笔法上下功夫。赵孟兆翼云[用笔千古不变],我以为不然,用笔也是变的。我建议子绪同志在这方面再研究这方面的变化,会带来新的境界。

    我认为,每一件作品不一定要让每个人都接受。五号[光风霁月]不错.大家似乎都能接受,十号大草作品大家不接受,但我认为还不错,原作可能更好.很有一点[神仙起居法]的意味。

(据本刊录音整理)

 

 

 

 

 

 

 

 

 

 

 

 

 

 

 

 



 

 

 

 

 

 

 

 

 

 

 

 

 

 

 

 

 

 

 

 

 

 

 

 

 

 

 

 

 

 

 

 

 

 

 

 

 

 

 

 

 

 

 

 

 

 

网站首页 艺术简介 评论摘录 书法作品 山水作品 花鸟作品 最新作品 评论文章 艺术资讯 视频专栏 艺术历程 联系方式
版权所有:郭子绪教授个人网站 备案号:辽ICP备05026028号-3
设计制作:东方艺术工作室 恒昊互联网络